您的位置:首页 > 整形资讯 > 整形常识 >

美容整形需谨慎 术后失败难维权

发布时间:2018-06-15 10:34:33 来源:权美网

【患方上诉】

李女士认为,美容诊所医疗设施及手术过程不合规,术后隐瞒病情,给上诉人造成严重损害并影响正常生活,本案应按照侵权责任法58条的规定,推定美容诊所存在过错。此外,美容诊所术前对上诉人虚假宣传、盲目承诺、误导上诉人接受手术,并重复收费,术后及修复的效果亦与美容诊所承诺的效果相差甚远,其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审中,李女士为证明其上诉主张向法院提交了其自行网上查询的打印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照片、票据病历复印件、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材料,美容诊所对上述证据材料的证明目的均不予认可。

美容整形需谨慎,一旦失败难维权!

【二审认为】

李女士提交的上述证据材料中部分为复印件,部分为自行制作的材料,无论从证据形式还是内容看,均无法证明其主张,对其证据效力本院无法认定,不属于二审新证据。当事人没有提交其他新证据。经审理查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属实,予以确认。

本案系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对诊疗活动引起的纠纷,应当适用一般过错责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医疗机构才承担赔偿责任,原则上由原告承担过错的举证责任。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医务人员有违规治疗行为或隐匿、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或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才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且应由患者先行举证证明诊疗活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本案中,李女士主张美容诊所的诊疗行为违规且隐匿、伪造病历材料,但首先其并未提供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或有关诊疗规范规定作为依据证明美容诊所存在违规治疗行为;其次美容诊所已向李女士提供了病历复印件,并由其出具收条。虽然李女士对电子病历不予认可,并主张美容诊伪造病历,但未能提供充分有效证据证明美容诊所存在伪造、隐匿及拒绝提供病历的行为,故依据查明事实及现有证据材料,法院无法认定美容诊所存在诊疗活动违规及隐匿、伪造病历等行为,本案不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而应由李女士就美容诊所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及该过错与其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关于美容诊所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该过错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问题,需由专业司法鉴定机构通过鉴定予以明确,本案中经一审法院释明,李女士坚持撤回司法鉴定申请,故鉴定不能的不利后果应由李女士承担。

李女士主张相关医务人员缺乏资质,并提供了自行网上查询打印件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等材料,本院认为,医务人员的资质资格及医疗服务机构的设立需要相关行政主管机构进行审核批准,李女士自行通过网络查询的结果不具备结论性意见,不能证明其主张,且李女士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也未能证实美容诊所的设立及从业人员存在违法性,故李女士并未提供充分有效证据对其主张予以证明,本院不予采信。

李女士主张美容诊所未做到术前承诺的效果,虚假宣传、盲目承诺、重复收费等,均未提交充分证据予以佐证,且李女士两次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在要求取出所有移植物并再次植入膨体时,自愿承担术后出现的任何问题,故本院对李女士的上述主张均不予采信。在李女士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美容诊所存在医疗过错的情况下,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李女士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律简析】

在《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在举证责任分配上,实行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的双重举证责任倒置,医方背负了过多的举证负担,致使医疗机构在进行医疗行为时更愿意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以避免承担万一损害发生的危险,因而使全体患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侵权责任法》在举证责任制度上,赋予医患双方平等的诉讼地位,规定由提出诉讼请求的一方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为原则,同时将诊疗过错推定限定于1、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定;2、医疗机构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医疗机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三种情形。

本案中李女士在一审法院依法释明后依然“任性”,径行撤回司法鉴定,且其在诉讼过程中也没有提供有效证据证明美容院存在《侵权责任法》第58条规定的推定过错情形,上诉请求被二审法院驳回也是必然的结果。

推荐阅读